当前位置: 首页>>校企合作>>正文

意大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思考


   意大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思考

2010年数据

一、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学制

在意大利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主要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以及艺术学校。在2004 至2005 学年,职业学校的学生占整个高级中等教育学生数的21.6%、技术学校的学生占36%、艺术学校的学生占2.3%。职业教育成为意大利培养人力资源、提高就业率的主要杠杆。

(一)灵活的学制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意大利的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和艺术学校的学制设置也有所不同,有长有短,灵活多样。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提供青年在学习、行业和工作中所必需的理论知识、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直接进入社会、高等教育、高级技术教育(ITS)或高级技术教育与培训(IFTS)。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75%)都继续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学制和普通高中一样为 5 年。

职业学校学制也是 5 年,但分为 3 年制证书课程和2年制证书后课程。学生在完成 3 年的学习后可以获得资格证书,也可以继续接受两年的证书后课程学习(约占毕业生的 25%)。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青年提供普通教育、与工作文化和活动有关的技术及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必要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管理的能力以及责任感。新的体制在前3年注重进行基础培训,这也是为了学生以后能够顺利地转向其他的课程或学校,在第 4、第 5 年才开始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学习。

艺术学校为 3 年制,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地方的原材料,掌握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产工艺。这些学校总共包括 34 个行业的课程(制陶、黄金饰品、纺织、珊瑚工艺、雪花石膏工艺、印刷、木制品、镶嵌工艺、玻璃工艺等)。学生通过毕业考试获得“应用艺术熟练技工证书”(Diplomadi Maestrod’arteapplicata)。有些学校还通过另外 2 年制的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高级中等教育应用艺术毕业证书”(Diploma diArte Applicata)。该证书可以使他们进入高级艺术学院继续学习。也有些艺术学校开设 5 年制的实验课程,由 2 年的普通学习阶段和 3 年的专业学习阶段组成。

(二)开放的转换和升学机制

意大利教育制度具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平等的升入高等教育的权利;二是教育体系之间具有可以相互转换的机制。这种转换不仅指各体系内部的不同专业之间的转换,而且在两个体系之间也可以互相转换。

在意大利,学生在 14 岁左右初中毕业后必须继续接受至 18 岁的义务教育。对此,他们所面临的选择是多样的:既可以选择进入普通教育的高中,也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此外,学生在满15岁后也可以通过“学校-工作”(scuola-lavoro)交替制或学徒制(apprendistato)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普通高中学制 5 年,有 8 种类型的学校:艺术、文科、经济、语言、音乐、理科、技术、人文科学。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更是多种多样。学生在发现最初的选择不适合时,有重新做出选择的自由与权利。这种转换机制运行的基础之一是学分制,包括对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学分的承认。学生在中断学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和在不同体系之间互相转换时,学分仍被承认。另外,学生在意大利或国外通过实际工作、培训和学习所获得的由学校和培训机构颁发的特殊技能证书均被承认。转换机制的另一个基础是前 2 年公共的普通文化课程的设置。学生在提出转换申请后,根据需要参加一定课程的补习通过考试就可以转到另一个专业或体系。

意大利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都与高等教育、高级职业培训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个体系的毕业生具有同等的升入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的权利。这就大大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选择这条路径的学生其未来发展不是陷入一个“死胡同”,从而克服了职业教育的单一终结性。

二、重视普通文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教育思想方面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因此意大利的职业教育也非常重视普通文化的教育。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意大利教育部推进的几乎所有职业技术学校实验方案都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如果职业教育不太专业化,那么学生的个性发展会更有弹性,因而他们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或接受继续教育。为此,意大利的职业教育强调课程应具有两方面的目标:一是保证普通文化成分;二是要使课程更加有效地适应市场。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教育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弹性。

技术学校前2年对所有学生开设同样的普通教育课程,包括意大利语、历史、外语、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化学和地理。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科目和实践练习。后 3 年增加专业科目。

职业学校的 3 年制证书课程(corsi triennali di qualifica)按照“2+1”进行组织,科目分为:

●公共课程(area comune):意大利语、历史、外15 学时;

●专业语、法律和经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地理和生物、体育、宗教(选修)。前 2 年周学时数为 22 学时,第 3年为 12 至课程(area di indirizzo):技术和职业科目在 1、2 年级为每周 14 学时,3 年级为每周21~24学时;

●职业课程(area di approfondimento):各年级每周均为 4 学时。

最后,学生参加考试,获得具有职业资格的毕业证书。学业结束后,学生就可就业。希望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进入两年制的证书后课程,即第 4 年和第 5 年的资格证书课程。它由 3 个紧密相连的模块组成,即由国家负责的公共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以及由大区负责的职业课程模块。国家课程,即公共课程模块,致力于人文和科学方面的教育,每周 15 学时;专业课程模块,进一步发展在 3 年制里获得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周 15 学时;大区课程,即职业课程模块,是专门的职业培训课程,年总学时300-450小时。

在 2 年制证书后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艺术学校有很大的自治权,根据专业的不同学校可以组织每周 5 至 6 天的学习。国家对艺术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具体规定,一切由学校自行决定。除了宗教等选修课之外,普通文化科目(意大利语、历史、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化学和地理、艺术史)在所有类型的学校基本一样;技术科目和实验活动根据不同专业而定,每周至少 36~44 学时。

一般来说,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各类学校都开设有意大利语、历史、外语、数学、科学和宗教(选修)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在前 2 年。意大利职业教育的课程从第 1 年到第 5 年按照宏观职业技术领域来组织,然后是根据行业标准确定更加具体的职业方向,最后达到更高的水平,并与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保持一致。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结束时,能够获得在语言、数学、科学-技术及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最近几年,在国家和大区联合大会的协议中一直明确强调公共文化课程。

三、重视实验室操作的教学策略

从教学方法和策略来看,意大利职业技术学校普遍重视在实验室和在岗位上的实习,并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模块。尤其是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方面,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对话、与他人相处、对经验的反思等来加强终身教育所要求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实际操作是很有吸引力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实验室环境”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使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动手的实验,又能学会一些思维模式,明白一种模式的价值和必须遵守的程序。通过这种经验,学生可以获得能力,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不仅是具体学科领域的专家,还是知识的“中介”。实际操作非常强调与实际工作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开放心态的培养,注重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可以使学生重新认识该知识体系的结构和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重视与企业等机构合作的办学模式

意大利的职业技术学校还注重与社会和行业保持联系(包括一些组织和私立团体),与大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保持联系,与大学、高等技术学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研究表明,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学习效果。人们往往通过执行任务、在具体的环境中解决问题来进行学习。大约71%的欧洲员工认为,他们是在工作的环境中学习新的东西。

在意大利,企业等机构对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面的合作,而且它们还作为课程计划的规划者、承担者、资金的提供者、鉴定者和作为所培养人才的雇主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教育改革中,除学校之外,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这些所谓的“利益相关者”,即企业、地方政府、社会 - 经济主体、行业协会、地方机构等。它们联合行动对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能力要求、就业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议案,使学校的教育更加有效,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发展机会。

其次,在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时,职业技术学校只有与地方现实相结合才有存在的可能。地方有着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特色,有着自己的商业、农业和工业的网络结构。在意大利,职业技术学校对当地的经济特点、职业需求进行详细考察论证,并与相当数量的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这是它们创建学校或课程开发获得国家批准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三,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必要条件是双方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学校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方面的任务;企业既是学习的场所,又是实际应用的场所。既重视企业的培训价值,又重视每所学校组织的自治权,允许它们联合开发自己的培养计划,这些培养计划把地方与全球、区域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这种合作关系还存在于每所学校的教学活动计划、实际岗位的培训以及“学校 - 工作”交替制中。这些以操作和组织为特色的活动使技术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工作场所是一个学习的环境,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它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工作组织的知识、企业的文化、相关的市场、合同与工作的规定等知识。在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单位。因此,学生往往能够在毕业后迅速地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够聘用到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而无需再进行就业前的岗位培训。这使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实现了“零距离”。

五、思考

意大利职业教育所体现出的特点值得我们的思考和借鉴。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不足、职业教育缺少吸引力、就业与升学存在矛盾、就业率低等。

首先,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增加生源,意大利灵活的学制、开放的转换和升学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教育与培训制度必须保证在整个阶段从幼儿到成年都可以有机会接受教育或培训。另外,还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有横向和纵向之间的通路,能够从同一个学校的一个层次升入另一个层次,也能够从一个机构转到另一个机构,从一种教育转向另一种教育,能够从教育转向培训或从生活转向学习,反之亦然。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意大利职业教育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职业教育不再是边缘的和终结的,而是具有与普通教育同样的教育原则,能够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能够采取交替的方式,基于真实的经验和反思参与整个人格塑造的过程。在终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的知识社会,我们的职业教育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培养一时之需的“专才”,而要考虑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需具备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对普通文化课程予以适当的重视。因为在全球化的知识社会,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生涯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得以发展。

第三,为了使工作和学习之间的转变更加容易和畅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职业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应该用适当的培养方法,开展基于真实任务的教学活动,进行基于经验的学习。同时,职业教育还应与该行业的工厂、企业加强合作。工作场所的学习是提供技术和知识的关键,因为人们是在工作环境中获得职业能力的。人们经常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这些能力可能是默会的、整体的和自然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学校的作用不是变小,而是得到了促进。学校成为一个知识的平台,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不同的人、环境和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

此外,意大利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多方位的参与和合作方式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双方互利合作的基础。这种合作一方面培养了企业所需的人才,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对当前我国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扩大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条:意大利音乐教育的特点 下一条:校企合作1

关闭

我校赴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高淳校区)考察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高淳校区)考察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调研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调研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走访调研
我校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走访调研
我校赴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我校赴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我校赴深圳大学城走访调研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赴深圳大学城走访调研共享大学城建设
我校召开共享大学城项目建设需求沟通会
我校召开共享大学城项目建设需求沟通会
我校参加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2022年年会
我校参加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2022年年会
我校参加第十二届EGPC全球合作伙伴会议
我校参加第十二届EGPC全球合作伙伴会议
我校成功举办英国海外学历提升项目宣讲会
我校成功举办英国海外学历提升项目宣讲会